2025-07-02 09:39:09
4★★◆★◆★.教发中心将对结题验收和新申报的各个项目进行初审★★★★、请专家评审,确定通过验收结题和申报的项目名单并予以公布★■■◆◆■。
2024年立项且已过一年建设期的社群均应参与此次结题验收,建设期内长期不开展活动或未申请结题的社群项目将被取消项目。
1.2024年立项的教师专业成长社群由召集人填写项目结题申请书(附件1)1份(纸质、电子稿)、社群活动场次记录表(附相关图文)(附件2)1份(电子版)及其它研究成果(电子版)■★;
各项目召集人对照2024年《教师专业成长社群申请表》预期目标◆◆★■,系统总结社群成果和不足,按时提交结题申请书■■◆★◆◆、社群活动场次记录表及其它成果材料,并现场汇报◆★◆。
特别提醒:为保证教师专业成长社群建设实效,扩大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并区别于基层教学组织,建议教师专业成长社群申报类型脱离某具体专业、课程■■◆,适合面向所有教师的开放性社群★■■★◆◆。
2◆■◆■◆.教师参加专业成长社群组织的活动可根据《浙江科技大学关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办法》(浙科大〔2024〕100号)和《浙江科技大学关于新进教师助讲培养制度实施办法(修订)》(浙科大〔2024〕85号)折算培训学时。教师专业成长社群核心成员可优先参加由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境内外各类教学培训活动■■◆★★、教学研讨、教师发展会议。
2.拟申报2025年度教师专业成长社群项目由召集人填写社群申请表(附件3)(纸质★★、电子稿)★◆★◆◆;
各教师专业成长社群执行期限为一年◆◆,执行期内各社群至少每月举办一次活动,每次社群活动结束后及时填写《教师专业成长社群活动场次记录表》并留存照片和文稿。核心成员需至少做一次主题报告◆■◆■,其它成员至少做一次研讨报告★◆■■■■,执行期内至少邀请一名校外专家做主题报告■◆★◆,有成员参加一次教师发展相关会议。一年期满,召集人应于一个月内填妥《教师专业成长社群成果报告表》,连同《教师专业成长社群活动场次记录表》、主题报告(或PPT)及其它成果(电子版)送交教师发展中心备审。
为推动我校教师专业成长社群项目的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成长社群建设,根据《关于申报教师专业成长社群项目的通知》(2024年)要求★◆◆◆,决定对2024年度教师专业成长社群组织一次结题验收★◆,同时启动2025年度教师专业成长社群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教师专业成长社群如未依规定如期完成任务、未能通过验收,教师发展中心将停拨补助经费,不再受理该社群后续申请★■■★。
3.以上材料纸质版请以学院(部)为单位于9月17日前送至图西209,电子版发送至邮箱申请表电子版请按召集人姓名+社群名称命名)■◆◆★◆;
拟申报教师专业成长社群的教师根据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法■★★★◆★、教师教学竞赛、产教融合、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劳动教育等教学主题,自由组建。社群成员需含专业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需跨学院■■◆、学科■◆。社群总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核心成员一般为5人(必须来自2个及以上学院),并推举其中1名核心成员担任社群召集人(原则上须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鼓励校外相关人员参与国际凯发开户■★◆◆★★。同一位教师最多同时参与两个社群,最多担任一个社群的核心成员或召集人。申报社群类型由团队自行选择拟定,应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特点和应用型高校特色,有可推广性,不限于申报指南中(附件4)的13种教师专业成长社群。2024年立项的社群项目通过验收后可继续申报国际凯发开户。
1◆◆■.教师专业成长社群按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对待。资助经费以人数为计算基准◆★◆,每位教师资助上限为1000元(以最终参加活动记录为准),每个社群资助上限为20000元,经费专款专用■★★★◆,如实报销。资助经费主要用于讲座酬金、培训费◆■■★★■、论文发表、参加教师发展会议、资料复印、书籍购买◆■■、学生助理劳务等业务开支★■。各教师专业成长社群可聘请1-2名在校生协助社群筹办★★◆、记录活动等事务。